(*轉載 網易家居)
制造業是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領域,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,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,制造業的生產方式、組織方式和發展模式在不斷改變,“中國制造”向“中國智造”轉型的故事正在上演。
從2015年,我國提出《中國制造2025》國家戰略規劃,對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、提升中國制造業全球競爭力進行了全面部署,到2021年,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將“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”獨立成章,開啟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新征程。加快數智化轉型,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清晰信號在不斷釋放。毋庸置疑,智能制造已然成為強國發展的必由之路,也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上,中國聯塑從未“缺席”。作為管道行業的龍頭企業,中國聯塑積極響應國家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戰略要求,全面開展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,不斷成就中國智造的高光時刻。
憑“智”跨越,以質取勝
聯塑智能化升級再上新臺階
在我們看不見的城市底下,星羅棋布的管道網絡構成了城市的“生命線”,為城市“里子”建設提質增效,通過營造宜居、高效的理想人居環境,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看得見的改變。管道作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,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政策推動下,城市建設改造產生的剛性需求使管道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,被稱為城市“動脈血管”的管道,進入大量更替的時代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管道行業亟需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,以及時、高效地提供高質量管材,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管網系統。
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之一,智能制造是管道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。
達爾文說:“不是那些最龐大的物種能存活,也不是最聰明的,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。”越是變化,越需要堅持長期主義。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,主動轉型的企業往往懂得未雨綢繆。
縱觀中國聯塑超過35年的品牌發展歷程,不難發現其早已布局新時代的智造風口。自2020年至今,中國聯塑持續加大智能制造投入,為管材制造注入智能“思維”,打造可持續競爭優勢,使其轉型升級跑得更快、更穩、更好。
當下,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,制造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,數字化車間、智能工廠、網絡協同制造、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。身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發展的“模范生”,中國聯塑逐步擴大打造“物聯網、智能制造和自動化生產”為一體的智能工廠,截至目前,聯塑已在全國23個生產基地聯網升級打造智能工廠。
在智能工廠,通過智能化、數字化的“雙管齊下”,聯塑智能無人車間能夠實現24小時不停歇運轉。每一個設備被賦予了產生數據的能力,每個工序之間的交互皆由系統協調完成,不需要人工干預,在嚴控產品品質的同時,實現產品的智能制造,極大提升產能效率和產品合格率。
聯塑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全面革新,除了不斷加大各類自動化、智能化設備投入,改造升級智能化無人車間,更在物流信息、生產制造信息化建設等各方面持續完善建設,實現產品的智能制造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。
這一系列動作背后,都映射出聯塑在智能制造上的不斷發力。2021年,佛山市工信局公布了2021年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名單,中國聯塑更是獲評為一級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,智能制造實力獲高度認可。
乘著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東風,緊跟“制造強國”的發展脈絡,中國聯塑深諳布局智能制造的重要性,將數字化、智能化融入行程,構建安全可靠的智能管網系統,驅動塑料管道行業改革,推動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,表現出大國品牌的韌勁與創勁。
數智結合,激活制造“大腦”
推動行業發展的創新與求變
在新的時代背景下,如何實現更好地降本、增效、提質、創新,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重要命題。對此,聯塑發揮智能制造的硬核實力,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升級,為聯塑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其中,電熱熔管件就是最好例證。
4月11日,網易《超級工廠》紀錄片的鏡頭聚焦中國聯塑,走進聯塑位于廣東順德總部的工業園區,為大家揭秘PE電熱熔管件自動化生產單元如何實現高效運轉。
偌大的車間內,工人并不多,聽不見傳統車間內工人手中的螺絲、扳手、齒輪叮當作響的“大合奏”,只見一組組生產單元、智能機器人執行生產明令,機械臂快速揮動,有條不紊地進行抓、夾、放,少數工人操作著機械前的智能操作面板,在自動化生產單元的高速運轉下,一件件電熱熔管件產品陸續“出爐”。
早在2007年,聯塑就開始醞釀管件的再一次升級,在PE電熱熔管件的生產研發與制造上鉚足了勁,通過大量的技術探索和研發積累,逐個擊破現有瓶頸,最終實現了PE電熱熔管件理想的產品性能效果。
一方面,智能化生產更好地保障了電熱熔管件質量的穩定性,賦予其更加安全、可靠的性能;另一方面,智能化生產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,還減輕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,節約了生產成本;與此同時,智能制造能夠取代耗費體力的操作性工作,優化了生產流程,極大地降低電熱熔管件的能耗。
自2018年采用了智能化系統之后,聯塑產品綜合合格率由70%多提升至97%以上,產能也相對提升到1.5倍以上。如今,聯塑電熱熔管件的生產設備及加工工藝早已達到業界領先水準,生產規模也超過了業內同類產品總體規模的50%。
在中國聯塑數字智能化的進程中,表面上是直接推動了其在生產管理上的提質增效,但其所升級打造的智能管材,更深層次地推動著城市升級與城市智能化,助力城市基礎建設及民生工程建設,打造宜居、高效的理想人居環境。
作為產業智能化升級的“標本”,中國聯塑已然具備了實現智能制造、推動產業鏈變革的可能性和基礎實力。無論是深耕于產品創新,還是致力于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高質量制造業發展方向,聯塑都以智造實力,為行業提供有效的經驗與借鑒,推動行業發展的創新與求變,為行業創造更大的經濟、社會、民生效益。
低碳升級,乘著轉型“東風”
為可持續發展注入生命力
當前,中國制造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,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技術深度融合,成為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“必選項”。在制造業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,“燈塔工廠”成為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領先地位的有力印證,折射出智能制造對于制造業發展的風向標意義。
面對新一輪智能制造發展的關鍵時期,中國聯塑積極擁抱數智化,領跑于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之路,奮力打造“燈塔工廠”。
“燈塔工廠”作為中國聯塑追求高質量發展之“變”的縮影,也折射出聯塑通過智能制造助力節能減排的努力。
除了智能化和數字化,聯塑的高品質發展還離不開一個顯著目標——綠色發展,無論是從優化能源使用、降低企業內部能耗,還是投入高成本進行生產污水治理、科技降噪等,中國聯塑積極響應國家的綠色智造號召,發揮在綠色智能制造領域的優勢,助力國家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。未來,聯塑將繼續以科技研發引領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,提供綠色廠房、綠色生產、綠色產品和服務,構筑企業“綠色”競爭力,為可持續發展注入生命力。
結語
自創立以來,中國聯塑積極把握利好的國家政策對基礎設施和管道的穩定需求,順勢而為,穩中求進,2021年全年業績實現高質增長。2022年3月28日,中國聯塑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,公告顯示,中國聯塑營業2021年總收入按年增加14.2%至人民幣320.58億元。中國聯塑的韌勁和創勁有目共睹,中國聯塑作為領先的環球管道建材產業集團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。
探夢星空的嫦娥五號在向宇宙深處進發,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太空的腳步。同樣,人類也在孜孜不倦探索未知的地下世界,作為城市的隱形守護者,中國聯塑,正在探索地下管道“智能發展”的更多可能性。
返回頂部